如何面对 ”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的愚民化指控?

溪谷 |

如果按字面理解,《道德经》这句话毫无疑问被当作愚民思想的直接证据,但是,那只不过是文字语义变迁与断章取义带来的误解罢了。事实上,如果你参考俗话所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或者"耍小聪明",就容易理解多了。小聪明的特点是什么?阴谋投机思维,也就是"以智治国,国之贼"(《道德经》第65章)问题。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对应于"常使民无知无欲","愚"即"无知",但二者都不同于现代语意义上的"愚昧",而相当于不搞阴谋投机,或"抱一为天下式"(《道德经》第65,3,22章),回归自身之德而不介入阴谋投机,它的反义就是这里的"明"(使人有小聪明)与"知"(通"智",智谋),也就是阴谋投机之智。

对于权力,投机性政策是"有为"之治,就是以名利为诱饵的"尚贤"之治,它必然扭曲人性;对于个人,阴谋投机导致互害,以及从事并非自身擅长之事。因此,在阴谋投机的社会,人们容易丧失自我,为了吃上"皇粮"勾心斗角地"争宠",各类"宫廷剧"所演的"聪明人"正是老子说的"智",尤其"太监"角色,更是八面玲珑,对皇上的心思极尽体贴,就是老子所言的"知人者智"(《道德经》第33章)。

因此,"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是让人保持真朴而不投机,回归个人的天性自然,正如一个公司必须坚持核心竞争力一样,个人同样需要守住自身天性优势,才可能创造最大价值。

如果把老子这句话理解为让民众什么都不懂,就变成孔夫子所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这个观点其实相当明确,在《论语》其它地方可以得到很好的佐证,比如"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必偃"(《论语·颜渊篇》), 两个观点对照一下就很清楚了,在孔夫子眼里,民众就是随波逐流的乌合之众,是任由权力摆弄的工具。为什么有"草民"之说?不正因为孔子做这种类比嘛!此外,孔夫子强调"三畏",要人们顺从权威,不搞愚民统治怎么可能?

孔夫子一边大讲"仁义礼智信",把"智"作为"五常"之一;同时,他又要"民可由使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化,为什么呢?因为在他眼里"唯上智下愚不移":一方面,他对官员(包括他的学生,他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当官)宣扬"智谋",正是几千年官场权谋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对愚民宣扬"顺从",所谓"小人之德草",做忠于权力的顺民,随波逐流而不允许什么独立思想。由此可见,其实质正是《商君书》的"以奸驭良"思维的翻版。

儒教重视"知人者智"的识人术,他们的"做人"讲究"察颜观色",其目的是什么?阴谋投机,迎合权力所好,是"拍马屁"必备功夫。当官的就要玩阴谋权术,也就是他所推崇的"智",而这正是老子所反对的,他说:"知人者智",而"以智治国,国之贼"。同时,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鼓励人们自由表达,又说"绝圣弃智"(《道德经》第33,65,1,19章),明确地挑战一切权威而反对阴谋诡计。

因此,孔夫子所提倡的正是老子所反对的,二者针锋相对:孔子重视官员谋略和愚民术,让聪明人学会"察颜观色",在等级社会充分培养"势利眼",这样才有机会当官,同时,又把不懂这一套的人当成愚民、草民,灌输"纲常",恪守本位;相反,老子反对孔子的投机之智,不为相互算计或者巴结逢迎而"知人",反对个人之间勾心斗角的投机,主张用于人际关系上的心思要纯朴一些,不要"互害"("往而不害",即,官不害民,"处前而民不害",即,民不害官,此外,当然还包括"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即民众之间互不侵害。),而要"愚"一点,不要算计,才可能把更多心思用于知识创新,合作共赢。

有意思的是,不少人一边说老子有"愚民思想",一边又把老子当成"智慧的化身",然后,自己俨然站在所谓"现代人的高度"去"辩证地"看待老子思想,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们心里简直就像"耍猴一样"看待古人提出的思想,一边以之为自豪,一边又拿着"马教"理论居高临下地对一知半解的内容指指点点。

国人接受的教育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在他们看来,春秋时期处于"农耕文明"时期,所以他们怀疑那时候的人提出的思想怎么可能现在还适用呢?最多也就有一些格言之类的"零星智慧"吧,哪能跟他们在教科书上学到的"宇宙真理"比较呢?这是相当一部分国人对于《道德经》的态度,他们从未真正想搞明白它到底讲什么,根本没想过老子思想还能"不过时",而是"玩古董"的心态去看,所以才会任意挑选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以这种方式对待老子思想,必然完全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一些欧美爱情动作片中常用的单词

说正经的,请勿艹羊

【密宗上师和明妃】真实的佛教密宗男女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