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三月, 2018的博文

为什么孙宏斌会被贾跃亭忽悠?(深度)

图片
观点 来源:周掌柜(微信号:zhouzhanggui000) 关于乐视的话题,真的不太想研究了,前两年被炒作的让人有点恶心。 我曾经写过两篇文章分析乐视,《乐视生态的七个战略性风险》《乐视:被梦想腐蚀的竞争力》发表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批评的很直接,但表达很含蓄,现在看来,自己都觉得有软文嫌疑。因为乐视根本就不是可以用商业理性去分析的公司,现在看来, 乐视的本质就两点:第一是贾跃亭操纵股票牟利;第二个就是利用联合投资的方式圈项目、圈地、圈人、圈关注,制造虚假繁荣。其中的诸多人才有意无意的成为了这场闹剧的"托儿"。乐视是那个资本疯狂时代叠加监管不作为的历史标本。 很久前,乐视鼎盛时期,乐视高层曾经邀请过和周掌柜咨询团队做交流,我当时没有说太多,只提到一点:不断拉高预期的营销公关会带来断崖式风险,这个被我言中了,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基于理性来说这是风险,但是基于骗局来看,这也是规避更大风险的一个方法。 虽然作为战略顾问,不应该过多点评企业家的战略得失,而且要为客户和沟通对象100%保密,因为我们是"服务员"。但剔除掉涉及职业道德的敏感沟通信息,这个时间点也有必要分享我的看法:证监会确实需要严查贾跃亭这样的欺诈行为,彻底结束过去若干年中国资本市场的乱象,让企业家吸取教训,老百姓的钱不能这样白白的被糟蹋。 中国企业界,甚至一些曾经支持乐视的行业大佬或许也应该反思他们给乐视站台后被的几个常识性错误: 第一,公司经营一定是基于盈利的持续性行为,用概念速成创新只是资本圈这些年带给实业的思想腐蚀;第二,枭雄成就不了伟大公司,绿林好汉也不能建立丰功伟绩,"枭雄整合是世界性管理难题",企业家更多要相信培养人和构建团队的内生性增长思维;第三,作为管理专家或者行业领袖要研究商业历史大规律,不能作为第三方视角的独立思想者倒成了更激进的"思想义和团"。对于贾跃亭就来说,就没有什么需要劝他反思的了,四个字比较恰当:认罪伏法。 从贾跃亭套现的情况以及乐视的资金黑洞来看,有理由怀疑贾跃亭最近所谓的香港融资很可能是其家族从中国资本市场套现的自有资金(猜测),这个时间点敢于投资他的财团,几十个亿的大钱应该不会有。只有贾跃亭真正的敢于回国面对法律,我们才可以给他最后一点点信任用商业本身来证明自己。 那么另外一个话题也

通胀的蜜糖与砒霜

图片
作者:戴老板 数据支持:远川研究 2018年的年初这几个月,似乎是全球宏观经济的"多事之春"。比如美股引发的全球资产动荡、33年来的最低的港币汇率、中美即将开打的贸易战、已经降临的利率长周期拐点,等等,无不让人感受到空气中渐浓的宏观火药味。 普通老百姓不一定能够闻到这种火药味,但一定会对涨价的新闻无比敏感。年初,卫生纸、泡面、啤酒等终端商品纷纷涨价,中游行业更是涨声一片,甚至连台湾都出现了全民抢卫生纸的风潮。这触发了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全面通胀离我们还有点多远? 对于投资人来说,通胀既可能是蜜糖,也可能是毒药。投资者既享受过温和通胀带来的板块上涨,也遭受过通胀高企带来的紧缩打击。所以,我们从券商宏观研究成果中精选出18篇报告,来回答和解释你想知道的关于通胀的所有问题。 首先是华泰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李超。 李超刚进二级投研圈便声名鹊起,部分由于"自我介绍看起来像刘鹤"。在今年的1月31号,他发表了一篇提示2018年两大金融黑天鹅(油价上涨和美股波动)的报告,几天后美股的暴跌印证了他的预测,这让他占尽先机。 事实上,李超2018年的年度 宏观 策略报告便是 《风起通胀,渐显宝藏》 ,通胀是李超今年研究和押注的重点。从去年12月6日开始,他所在的华泰宏观组便连续发表了十篇"风起通胀"专题报告,这十篇报告是我们分享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是广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 郭磊团队是去年的新财富宏观第一名,主要凭借三点:1. 在债券牛熊拐点前的2016年Q3,密集提示利率走高风险;2. 在2016年底,判断来年名义GDP增速回升;3. 在2017年Q1,提出"朱格拉周期"启动。 郭磊团队对宏观研究框架的梳理,也颇受市场好评。其在利率汇率、海外宏观、大宗商品、实体跟踪等方面均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框架,使逻辑更加清晰可循。在通胀和CPI方面,我们这次也选取了其团队成员贺骁束执笔的三篇方法论报告。 最后是国泰君安策略首席分析师李少君。 国泰君安的两位策略分析师李少君和牟一凌,从去年11月开始发表了《通胀魅影》系列深度报告,回顾了2002年以后的三次通胀,从策略的角度来挖掘通胀受益板块。本篇文章也选取了该系列的三篇报告。 遗憾的是,已经跳槽到恒大的任泽平先生,今年将缺席此番讨论。任泽平2017年提出&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