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二月, 2018的博文

李光耀认同中共永远不会放权又指中国人像螃蟹“要前进就要横行

图片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將中國比喻成螃蟹,想要前進就得橫著走,更直言中國共產黨是絕對不會放棄中央集權的。(資料照,路透) 根据英国最新解密的档案,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认同中共永远不会放弃中央集权,而且认同一个讲法,即中国人像螃蟹,要前进就要横行(to move forwards they had to move sideways)。 档案披露,1988年7月李光耀和戴卓尔(又译名柴契尔)夫人曾在新加坡见面,李同意戴称中共永远不会放弃中央集权。李又指共产主义违反中国特性(against the grain of Chinese character),长远不会成功。李又说,中国对于协调意识形态与经济需要所面对的困难,是很务实的。 李光耀又说,有中国人跟他说过,他们就像螃蟹,要前进就需横行(they were like crabs: to move forwards they had to move sideways)。 香港民主派立法会议员毛孟静看过档案原文后分析,李光耀的意思是指共产主义与经济发展存在冲突,因此中国经济不能直接向前走,而是用旁门左道的方法打斜走,才可勉强向前。曾经在香港英文传媒工作多年的毛孟静又指,中国现时的金融及经济确实不能以开放市场制度直接发展,而是要在政府控制下迂回前进。  在最新一批解密的档案仲,包括了一份李光耀评价赵紫阳的文件。1989年10月,即六四事件后约4个月,李光耀与戴卓尔夫人见面,李当时指六四的结果是邓小平培养10年的团队被放弃,反而旧人重新上位。这对中国是灾难性的,是一个真正的悲剧。 李又说,假如时任领导人邓小平对八九民运有更高警觉及每天亲自主理事件,又或时任中共总书记赵紫阳不是差劲的权斗者(bad infighter),六四事件就可避免。 英國解密檔案,李光耀1989年評香港前途 英國國家檔案館解密一批檔案,顯示在1989年「六四事件」過後,新加坡時任總理李光耀及英國時任首相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台譯:柴契爾夫人)會面,期間談及香港局勢。 1989年10月,李光耀及戴卓爾夫人分別前往馬來西亞出席英聯邦國家首腦會議,期間舉行峰會;英國今次解密的檔案,包括由首相府所作的會面記錄。 會面記錄記載,李光耀形容「六四事件」是一場「悲劇」,令鄧小平耗十年建立的班底毁於一旦,舊勢力重新抬頭,對中國帶來「災難結果」;李光耀認為

现实主义者眼中的贸易保护

提到美国总统特朗普,不少人认为他是一个"纯粹的"现实主义者,并把他的政策与"进攻性现实主义"联系在一起。如果真是这样,特朗普政府加征钢铝关税、要求贸易伙伴缩小顺差等贸易保护政策,确实是进攻性现实主义所主张的么? 进攻性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代表人物米尔斯海默2001年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中提到,"中国经济增长大幅减速符合美国利益"。13年后,米尔斯海默又说,"中国在经济上不可能被孤立,美国无法有效延缓中国经济增长"。为什么会有这样前后不同的表态? 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学者Dong Jung Kim近日在《国际事务》期刊撰文,分析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主张。他认为,即便从这一理论角度出发,自由贸易仍然是一国的必然之选。 名词解释:进攻性现实主义 根据《大国政治的悲剧》,进攻性现实主义延续传统现实主义理论构建的"宇宙",各国是理性行为体,处于无政府状态中,无法确知其他行为体意图,但拥有互相伤害的能力,首要追求目标是安全。 如此设定之下,要确保安全,提升绝对实力不够,必须提升相对实力。相对实力的构成主要是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也就是约瑟夫·奈所谓的"硬实力"。 既然是相对实力,就不是一个固定值。在这个设定中,各国都在窥伺技术革新或战争这样的颠覆式机会,因为这种机会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国际势力分布。所以各国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机会,尝试把自己的"硬实力"最大化,以便在无政府状态的"宇宙"中保证安全。 国际贸易和专业化分工 主流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是通过专业化分工来增加所有国家的财富。这种分工孕育国际市场的同时,让各国能够集中力量从事有优势的产业,提升优势产业效率、扩大规模。 随着贸易全球化发展,国际分工越来越重要。很多经济学者注意到一个现象,各国不仅仅互相交易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工序贸易",也就是中间品贸易。这种贸易对于国内优势产业效率提升作用很大。事实上,在专业化分工中表现不好的国家,国内经济发展的相对效率就处在下风。 当国际贸易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被提升,不仅贸易内容和形式被细分,国家间的商业连接也越来越处于多边模式。即便是小国,凭借优势产业,也可以参与和大国的专业化分工。就算国际军事

不要再迷信国企

图片
不要再迷信国企 茅于轼:中国改革40年,懂得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好处。可是市场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有一个前提,即资源是私有的。 天则经济研究所   茅于轼   为FT中文网撰稿 嫌疑犯不能当法官,裁判员不能踢足球。这是公认的道理。违背常理,事情一定会乱套。 国家办企业,就是裁判员踢足球。代表国家的政府是管理者,它为市场提供正义的服务。它在市场之外,客观地判断是非,主持公道。能做到这一点,大家都"服"它,愿意听从它的判断和安排,市场才能正常地工作。 可是中国的国企在企业中是一个另类。因为它是市场的管理者主办的企业,它既有管理者的权力,又在市场中赚钱。国家办企业,谁能赚得过它?它有国家作后台,可以不遵守市场规则,为所欲为,没有谁能管住它,市场就全乱套了。 举一个例子:中国的银行都是国家办的,老百姓不允许办银行(美国有5000多家银行,全都是百姓主办的)。因为银行和国企是同一个老板,所以银行给国企放贷很宽松,给民企放贷就要严格审核,防止国有的银行把利益输送给了非国有的企业。银行贷款中的这种不平等对待,极大地破坏了市场的运作。 国企,由政府办企业,是中国的一大特色,是迷信共产主义实行公有制的结果。因此,产生了市场中的怪胎。美国是没有国企的,他们的政府不办企业,连一家都没有。国防科研、武器生产都在民企中进行。连关犯人的监狱都放手给了民营企业。邮政局勉强算是政府办的企业。但事实上它不是企业,不是追求利润极大化,而是政府办的收费服务,算不上是真正的企业。他们这样做,国家不办企业,是有道理的,因为裁判员不可下场踢足球。 中国的国企从一开始就出问题,政府就提出了国企改革的政策。改了几十年也没有结果,因为国企本身就是一个不合逻辑的产物,它所产生的问题是无解的,唯一的出路就是改换成为民企。 所谓的"共产",完全是骗人的。请问我们中国人有谁感觉到自己拥有了共产所得的那一部分?你有支配权吗?没有。你有收益权吗?没有。所谓"共产"只不过财产从这个人私有转变为那个人私有。财产天生必定是私有的。共产的结果只能是大家抢夺那所谓的"共有"的那部分,必定是一个无法无天,彼此抢夺,而又"貌似公有"的所有制。 中国改革40年,懂得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好处。国家有明确的政策:资源配置要发挥市场的功能。可是市场能够优化资源配

不应被中国遗忘的人—闻名世界的影片《六福客栈》

图片
就在前日,看了一部 足以与"辛德勒的名单"媲美,被雪藏了很久,由 好莱坞拍摄, 获得第十六届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导演金像奖提名 的《六福客栈》,被影片感动的稀里哗啦,自此展开了对此片的探索,与共分享。观看影片请点击左下角的" 原文链接", 或复制链接以下地址: http://www.letv.com/ptv/vplay/1072099.html?ch=baidu_ald 《六福客栈》 这部电影的剧本源于真人真事,时至今日六福客栈还尚存在于阳城县的东关村。 20 世纪30年代,28岁的英国女子格拉蒂丝·艾伟德,长途跋涉来到中国山西省阳城县。当时,中国正处在抗日战争时期,她在这里开设车马店,并且收留近百名孤儿,同时开展妇女放足、救助战争伤员等慈善活动。1958年,美国好莱坞以格拉蒂丝·艾伟德的故事为原型,挑选当时的国际影星 英格丽· 褒曼 拍摄了电影《六福客栈》。本片强调中华儿女抗日精神,场面壮观,感情丰富动人,令人深浸其中。该影片以"最能促进国际间的了解"获得第十六届美国电影金球奖,本片也曾获得最佳导演金像奖提名。 然而,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耿耿于怀的是,艾伟德其人其事竟被尘封屏蔽,这桩足以与"辛德勒的名单"媲美的影片竟然被雪藏了这么久。中国人对之知之甚少,山西人对之知之甚少,阳城人对之知之甚少。 历史的屏蔽果然那样厚重、那样令人绝望,我们到底还能不能发现历史的真相? 在知道真相之后,中国人到底能不能做点什么? 以洗雪与宗教有关的那些莫须有的污名? 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的严肃拷问,无可逃遁。 剧情简介: 一位英国女佣葛拉蒂( " 好莱坞第一夫人 " 英格丽.褒曼饰)想参加传教团来中国传教,但却因为资格问题而被拒绝入团。 葛拉蒂不放弃这一想法,由 西伯利亚铁路 来华,到六福客栈传教并且帮忙。 因传教需要一定经费,就在当地,也就是现在的山西省阳城县 东关村 ,开办了一所客栈,为传教以及收养的100名孤儿的生活问题筹集经费,这就是——六福客栈。客栈不仅住着来往客商,还收留着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浪儿。 此时正是日本侵华时期,葛遇到中德混血儿上尉林。林是国民党的情报官,劝葛回英国,而葛则以自己是中国公民而拒绝。后两人坠入爱河,但是时事不容得他们考虑 。 西昌传教士带来五十名孤儿,杰米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