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领导层接班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亚洲时报潘小涛 2007年10月31日撰文 英国王储查理斯在私人日记中,将参与香港主权移交仪式的中共官员,形容为"可怕的老蜡像";个多星期前,九名中共政治局新常委,穿着差不多一式一样的服饰,并以同一个僵硬的动作和笑容亮相,西方传媒形容他们"面目模糊"。的确,中共官员愈来愈像同一个模具造出来的机械人,这种趋同化,跟中共干部选拔制度密不可分,也是中共领导层"平庸化"的罪魁祸首。而领导平庸化,正是苏共垮台的原因之一。 在商场,有"富不过三代"之说,在中共官场,也有"一蟹不如一蟹"的问题!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共第一、二代领导人,虽然心狠手辣,但确是相貌堂堂的人物,而且个性张扬。江泽民,虽然极具个性,但个人能力、眼光、学养等,已经差了一截,而胡锦涛更像小媳妇一样治国,个性并不鲜明,到今天外界还在猜度他究竟有什么政治抱负,以及如何去实现。美其名,现在是"集体领导",实际上,这是中共干部从上到下"集体平庸化"的最佳表征。 古今中外,官员质素都是关乎国家兴亡的大问题。隋唐之前历代王朝的选士方法,主要有分封天下予诸侯的"世袭制",以及后期的"察举制"或"九品中正制",但官员来源过窄、高官徇私的弊端逐渐浮现,其恶果就是"官员平庸化",选出来的人能力极差,且官官相护。隋唐之后引入"科举制",透过公开考试来选拔官员,解决了官员来源过窄等问题。不过,科举制产生的士大夫,多是因循迂腐之辈,甚至令中国知识份子彻底奴化。 中共建国后,透过党内组织机制来选拔干部人才。表面上,中共党员有七千万之众,并网罗各领域的菁英份子,人才来源不成问题,实际上却是另一回事。说到底,中共干部升迁全由上级领导说了算,因而分帮结派,近年各级干部更形成一个个庞大的利益集团,能永葆政权红色的"太子党"则倍受重用。但只要到各级政府看看,就会发觉"近亲繁殖"情况非常严重,干部之间都有亲戚、朋友、战友、同乡等千丝万缕关系。也就是说,几千年来干部来源过窄的问题,根本没有解决,中共官场是出不了令人惊喜的人才的! 更甚者,中共僵化的政治制度,本身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