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善文:时光的刻痕
按语: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金融40人论坛组织"四十人看四十年"的系列活动,进行纪念。应其约请,并在编辑人员的反复催促下,我撰写此文,作为相关纪念书稿的一个部分。 四十年以前,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掀开了中国现代历史波澜壮阔的新篇章,推动中国向着民富国强的目标大步前行,在规模和深度上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崭新的奇迹。 作为在改革开放年代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我有幸目睹、见证、并深深地受益于这一伟大的社会变革。本文主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在记忆的长河中选取了几个印象深刻的片段,试图记述在一个平凡而卑微的生命中,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沧桑巨变,并借此表达对小平同志由衷的敬仰和深深的思念。 一、生产队的记忆 夜已经很深了,屋外的北风一阵紧似一阵,吹落了院里树上残存的几片树叶。四周静悄悄的,偶尔从远处传来几声狗叫,更增添了夜的静谧。 母亲从织布机上走下来,伸了个懒腰,吹灭窗台上的油灯,打算休息。 这时,院门处传来几声轻响,伴着低声的呼叫,"睡了吗?我想借你们家点东西,有急用"。 母亲侧耳静听,分辨出是邻居家要借东西。"这深更半夜的,要借什么呢?难不成家里孩子病了?可我们家也不是药铺子呀?",母亲心里琢磨着,一边起身去开门。 一进院门,邻居低声而急促地说,"今天晚上生产队要组织挨家挨户搜家,检查是否有私藏队里棉花的情况,你们要小心呀"。说完,他转身出门,又去通知别的邻居了。 原来,这段时间生产队里组织采摘棉花,但许多的棉苞还没有绽开。由于寒冬将至,地温很低,棉花早已停止生长,只好将棉苞整个摘下,然后分给每家每户。 每户的任务是,用手把棉苞拨开,把其中的带籽的棉花扒出来,再全部上交给生产队。 由于缺吃少穿,一些人会私藏扒出来的棉花,其中的棉籽可以用来榨油,棉花可以自己纺花、织布,做成衣服穿。 为了打击这种行为,生产队的做法是深夜组织突袭搜家。 邻居走后,母亲睡意全无,重新点亮油灯,坐在织布机上,一边织布、一边等待,一边想着家里的生计。 果然,到了后半夜,村里的狗叫声由远及近,越来越多,越来越响亮。紧接着,街上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和着咳嗽声和偶尔的低声交谈。没多久,院门传来"咚咚咚"的敲门声,象擂鼓一样。 院门刚开,马上涌进来一群壮汉。这些人二话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