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平 : 中国之殇
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因《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获名,然随着南京大屠杀研究的深入,其困惑越来越深,最后竟以自杀结束生命。自杀前她与身边亲友说:"在访问南京大屠杀的时候,我发现不仅仅是日本人的问题,还有中国人的奴性,中国人有一种极其恶歹的心理,在世界民族中也罕见!从来没有一种人,因为不同的主子,可以作践自己的同类,到了极其残忍的地步,我原本想拿大刀砍向鬼子,可是发现需要砍的,还有自己的同胞。"何以要砍向自己的同胞,自己同胞的所作所为当砍。 扬州十日时,江南居民只要遇见一个满洲兵,"南人不论多寡,皆垂首匍伏,引颈受刀,无一敢逃者"。一个清兵,遇见近五十名青壮年,清兵横刀一呼:"蛮子来!蛮子来!"这些人便战战兢兢,无一敢动。此清兵便押着这些人青壮年赴屠场,其间无一人反抗,一人敢跑。至刑场后,清兵喝令:"跪!"呼啦啦全部跪倒,任其屠杀。 南京大屠杀时,如此情形再度上演。日本人抓住国军后,进行甄别,在押的上万人中潜有换了兵装的师长团长。日本人喝道:"谁是当官的?站出来!"顿时众手齐指那些师长团长们。但结局却无异,指人者与被指者统统一死。有人说南人文弱,故由着清兵造次,其实北人也扯淡,抗战时的山西农村,经常是一个鬼子撵着全村人团团转,让跪下就跪下,说趴下就趴下。 梁实秋《排队》一文中道:抗战以前,人们在车站购票不排队。但日本人占领北平前门火车站后,秩序从此改良许多。何以然?因为有个日本兵拿着鞭子,来回巡视,看有插队者,上去就是狠狠一鞭,那人便一声不响排在了队尾。为此,梁先生悲然诘问:"难道中国人真需要那一条鞭子才行么?"有人不解何以每至夷狄更姓,自发或被迫的汉奸便多如牛毛,正如失望是绝望的前提,奴性实则汉奸的基础,奴性越深,汉奸越多。 读史的周作人说过一话,意味深长:"积多年的思索经验,从学理说来人的前途显有光明,而从史事看来中国的前途还是黑暗未了。"读史令人心碎,少年读史,义愤填膺,成年读史,便有周作人话里的滋味了。 崇祯挽残局,无奈六下罪己诏,"罪非朕躬,谁任其责",此话甚是,问题在下层,根源在上面,"朕为民父母,民为朕赤子",既如此,子不教,父之过矣。其实也不在一君一朝,在制度。黑格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