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孙宏斌会被贾跃亭忽悠?(深度)
观点 来源:周掌柜(微信号:zhouzhanggui000) 关于乐视的话题,真的不太想研究了,前两年被炒作的让人有点恶心。 我曾经写过两篇文章分析乐视,《乐视生态的七个战略性风险》《乐视:被梦想腐蚀的竞争力》发表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批评的很直接,但表达很含蓄,现在看来,自己都觉得有软文嫌疑。因为乐视根本就不是可以用商业理性去分析的公司,现在看来, 乐视的本质就两点:第一是贾跃亭操纵股票牟利;第二个就是利用联合投资的方式圈项目、圈地、圈人、圈关注,制造虚假繁荣。其中的诸多人才有意无意的成为了这场闹剧的"托儿"。乐视是那个资本疯狂时代叠加监管不作为的历史标本。 很久前,乐视鼎盛时期,乐视高层曾经邀请过和周掌柜咨询团队做交流,我当时没有说太多,只提到一点:不断拉高预期的营销公关会带来断崖式风险,这个被我言中了,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基于理性来说这是风险,但是基于骗局来看,这也是规避更大风险的一个方法。 虽然作为战略顾问,不应该过多点评企业家的战略得失,而且要为客户和沟通对象100%保密,因为我们是"服务员"。但剔除掉涉及职业道德的敏感沟通信息,这个时间点也有必要分享我的看法:证监会确实需要严查贾跃亭这样的欺诈行为,彻底结束过去若干年中国资本市场的乱象,让企业家吸取教训,老百姓的钱不能这样白白的被糟蹋。 中国企业界,甚至一些曾经支持乐视的行业大佬或许也应该反思他们给乐视站台后被的几个常识性错误: 第一,公司经营一定是基于盈利的持续性行为,用概念速成创新只是资本圈这些年带给实业的思想腐蚀;第二,枭雄成就不了伟大公司,绿林好汉也不能建立丰功伟绩,"枭雄整合是世界性管理难题",企业家更多要相信培养人和构建团队的内生性增长思维;第三,作为管理专家或者行业领袖要研究商业历史大规律,不能作为第三方视角的独立思想者倒成了更激进的"思想义和团"。对于贾跃亭就来说,就没有什么需要劝他反思的了,四个字比较恰当:认罪伏法。 从贾跃亭套现的情况以及乐视的资金黑洞来看,有理由怀疑贾跃亭最近所谓的香港融资很可能是其家族从中国资本市场套现的自有资金(猜测),这个时间点敢于投资他的财团,几十个亿的大钱应该不会有。只有贾跃亭真正的敢于回国面对法律,我们才可以给他最后一点点信任用商业本身来证明自己。 那么另外一个话题也...